当前位置:朝夕新闻网 > 国际 > 正文

下行不设是什么意思啊 李迅雷: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是件好事 货币政策空间大于财政政策

导语: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讨论,资本市场也有回应。作为连续三届地方人大代表,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可能比普通学者更深刻。 今年不设定GDP增长目标是一件好事 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居民更关心自己的GDP增长目

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讨论,资本市场也有回应。作为连续三届地方人大代表,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可能比普通学者更深刻。

今年不设定GDP增长目标是一件好事

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居民更关心自己的GDP增长目标,这让海外媒体对中国的GDP目标格外关注。每年年底,我们都要在下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预测经济增长目标和其他目标。去年年底,我预测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约为6%,消费物价指数约为3.5%。如果没有疫情,我相信这两个预言会实现。
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,虽然中国疫情得到成功控制,但下半年全球疫情能否得到控制还很难说。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,会受到全球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,所以不设目标是顺理成章的。

事实上,笔者认为,长期以来,全社会对GDP增长目标过于关注和过度解读。昨晚我和连续两届当选NPC代表的中泰证券董事长李玮沟通,问他什么时候拿到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》。他说只有在正式会议上才能拿到,这和总理通过媒体现场宣读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的时间差不多。一方面说明人大保密工作做得很好;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关注度过高,使得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披露的时间受到严格规范。

当地方政府开两会时,通常是开幕式的前一天,NPC代表已经拿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纸质材料,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政府工作报告不是保密材料;此外,在正式报告发布之前,NPC代表和社会各界提前约一个月就《政府工作报告草案》进行了广泛讨论,并提出了修正案。

五六天前,外地朋友打电话给我咨询,说他所在的城市刚开完两会,GDP增长目标实际上是6.5%,很难实现。我解释说,城市有自己的难处:省里的两个会议都是疫情前召开的,GDP目标定的是6.5%,所以城市不能“憋着”,而全国的两个会议还没召开,所以不知道有什么目标,怎么制定强有力的政策,所以城市只能和省里之前定的GDP增长目标保持逻辑一致。

事实上,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白,政府的工作目标通常分为两类,一类叫做约束性目标,另一类叫做预期性目标。前者必须完成,而后者不必完成。

例如,“十三五”规划主要设定了“经济发展”、“创新驱动”、“民生福祉”、“资源环境”四大经济社会发展指标,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25个具体指标。在25个具体指标中,有13个约束性指标,也就是说,所有必须完成的都与资源、环境和民生福利有关。民生福祉方面,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情况、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情况均纳入约束性指标。

其他12项指标均为预期指标。比如,到2020年,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6.5%以上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%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%,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6%;R&D资金在全社会的投资强度达到2.5%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%,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型国家;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,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%。这表明这些指标需要实现,但不是必须实现。

这说明,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早就把经济发展中的GDP增速列为预期指标,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也是如此。因此,要重视环保、教育、扶贫、生活条件等这些约束性指标的落实,这些都是硬指标。

因此,如果今年没有GDP增长目标,或许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目标而做一些“重复建设”等事情;不设目标,更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“六保”“六保”,从而更加关注中小企业、民生和就业。

落后于其他目标的国内生产总值“隐藏目标”:3-4%

虽然没有经济增长目标,但报告实际上隐含了“目标”。一方面,报告仍然设定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。从往年的情况来看,1%的GDP增速对应的是新增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,2019年达到221.6万个。中泰宏观总裁梁忠华认为,今年的隐性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在3%至4%之间。

另一方面,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.6%以上,按照财政赤字率计算,名义增长率约为5.4%,GDP平减指数在1-2%之间,因此实际增长率约为3-4%。

那么,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实现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和3-4%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呢?我认为还是要扩大内需,包括扩大投资和消费。投资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,尤其是新基建的发展。在今年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增长目标的情况下,我们不应该期待房地产政策会有任何放松,报告再次强调不要投机住房。

报告中明确表示,今年将对3.9万个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新装修,安装电梯,发展餐饮、保洁等各类社区服务。这说明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会低于去年,但幅度不会太大。

“加强交通、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。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金1000亿元,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,拓展5G应用,建设充电桩,推广新能源汽车,激发新的消费需求,助力产业升级。“据推测,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,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年增速可达7-8%左右,这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维持在3-4%左右。

中泰研究院政策组组长杨昌判断,医疗卫生领域仍将是建设重点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表明,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,未来趋势将集中在补短板、堵漏洞、扬长避短。

比如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: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对具体投资有明确要求;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,特别是“用好抗疫专项国债,加大疫苗、药品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,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,增加流动实验室,加强应急物资供应,加强基层卫生防疫”。

在稳定消费方面,报告提出:“促进消费复苏。通过稳定就业,增加收入,保障民生,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。支持餐饮、商场、文化、旅游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,促进线上线下融合。发展老年人和托儿所服务。步行街改造提升。支持电商、快递进农村,扩大农村消费。要采取更多措施扩大消费,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。“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,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。"

说明稳定消费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:一是通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、保障民生,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;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标准,让老百姓能够敢于消费。

货币政策空大于金融:降息将继续

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专项国债、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务规模均低于市场平均预期,并提出“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,严禁新建楼堂馆所,严禁铺张浪费。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过紧日子,中央要带头,中央要安排本级支出负增长,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减少50%以上。各种余额和存款要归集整理。大力提质增效,一切支出都要精打细算,每一笔钱都要用在刀刃上、用在要紧的地方。”。

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大减缓了宏观杠杆率的提升,也为政府今年提高杠杆率留下了空的空间。但考虑到隐性债务还很多,地方债到期压力巨大,根本不可能放松支出。

可见,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“节约财政”,财政要“提质增效”。这也体现在今年地方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就是要大幅减少政府部门的日常开支,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和投资民生。

两会之前,学术界围绕“财政赤字货币化”问题展开了争论。现在抗疫专项国债和新增国债之和为2万亿元,不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太大的“挤出效应”。只要央行继续减持RRR并发行再融资,就足以让“流动性适度充裕”。所以在我看来,在目前的情况下,高层希望财政支出“慢流长流”,但货币政策的空略大。

我认为货币政策空区间较大的原因是:2018年以来,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设定具体目标,2018年描述为“合理增长”,2019年描述为“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”,今年描述为“明显高于去年”。假设今年名义GDP为5%,M2为10%,M2-名义GDP高达5个百分点,较19年的1个百分点大幅提升。

此外,一定时期内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了“倒挂”现象,存款利率适度下调可能不远了。

“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适度。综合运用RRR降息、再融资等手段,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。创新直接触及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,必须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,推动利率继续下行。”

报告中提到的“直接指向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”是什么样的工具?它应该是一种结构性工具,旨在避免金融体系内的资金转移空或各种套利。

顺带一提,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,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提及很少,而对银行业、证券业、保险业分别只有一句话:“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,完善治理,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。改革创业板,试点注册制。强化保险保障功能。可以看出,今年的经济重点仍然是振兴实体经济。

守住青山赢得未来——中央支持地方,银行惠及企业,富人支持穷人

这份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中央对地方政府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对稳定就业和低收入群体都给予了大力支持。

首先,在支持地方政府方面,“中央本级支出安排为负,其中非急需、非刚性支出减少50%以上”,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。同时提到“以上2万亿元全部转移到地方,建立专项转移支付机制。资金将直接到达市县基层,直接利企利民,主要用于保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,包括支持减税降费、减租降息、扩大消费投资等。,强化公共财政属性,绝不允许截留挪用”。态度明确、措辞强硬地支持地方政府的情况非常罕见。

其次,在平衡社会各部门收入差距方面,《报告》的表述也非常明确:“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,鼓励银行合理盈利。为了保护市场主体,必须大幅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,并大幅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”

说白了,长期以来,金融机构占全社会营业收入的比重过高,这一点早就被人们诟病。以上市公司为例。在所有上市公司中,银行净利润占比接近一半。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-6.8%,但金融业增加值实际达到6%。

为此,《报告》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、初始贷款和不还款贷款。大幅扩大政府融资担保覆盖面,大幅降低费率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%。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。”

三是扶贫力度持续加大,因为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很难实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,但扶贫是底线。今年,我们要“确保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。”也就是说,GDP没有目标,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全面摆脱贫困的目标没有变,要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

因此,建议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所得税缴纳推迟到明年。预计每年为企业减负超过2.5万亿元。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放在企业身上,留得青山在,赢得未来。"

根据蚂蚁金服大数据测算,我国个体经营户数量约为2.3亿户。所以在疫情之下,保证个体户能够生存下来,才是保证就业的最好办法。据统计,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就业”被提及30次,而2020年“就业”被提及39次,被提及的频率增加了30%。就业改善是全面脱贫的关键。

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过程中,股票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,股票经济的结果是分化,包括区域经济、居民收入、行业和产业、头部和非头部企业。这也给整体扶贫工作带来一些困难。

为此,我在去年7月参加柯强总理座谈会时提出,“当前经济改革的核心是重塑利益格局,进一步理顺和协调政府、企业、居民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。”座谈会上,柯强总理还强调,大企业要支持中小微企业,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,银行要适度让利给中小微企业。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也反映了总理的想法。

通读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》,我不认为报告超出或低于预期。事实上,这份报告与今年以来政治局会议的主要精神非常吻合,即保持一定的力度,实事求是,底线思考,着眼长远。然而,一些市场参与者总是期待着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高昂的战斗。虽然他们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翻一番的目标,但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好处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朝夕新闻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zhaoxingangjiegou.com/guoji/181169.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食品监管渎职罪 食药监管渎职罪有哪些重大变化 《刑法修正案》全文来了 下一篇: 瑜伽狗 汪星人的世界里瑜伽竟然如此的Q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