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朝夕新闻网 > 热点 > 正文

闽宁模式 闽宁模式:山海携手缚苍龙

导语:这是一个跨越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的时期。 这是一场8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漫长结婚之旅。 扶贫誓言是山海为证。24年来,福建、宁夏以智慧、心血、决心挑战贫困,创造了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——“宁敏模式”。2020年7月

这是一个跨越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的时期。

这是一场8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漫长结婚之旅。

扶贫誓言是山海为证。24年来,福建、宁夏以智慧、心血、决心挑战贫困,创造了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——“宁敏模式”。2020年7月3日,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组”先进事迹,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

一次成功了很长时间的联席会议,24年来从未间断

1996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根据“两个大局”的战略构想,制定了东部13个发达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。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和深入西北内陆的宁夏,成为了兄弟互帮互助。此后,福建、宁夏两省在穿越空时携手并进。

福建成立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,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任组长,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。他提出的“优势互补、互惠互利、长期合作、共同发展”的指导方针,成为“宁敏模式”的灵魂。对口扶贫协作,当年的国务院文件是“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”的12字原则,福建在确定闽宁合作大原则时,在16字原则上增加了“长期合作”。“长期合作”不仅体现了闽宁两省长期合作的决心,也在漫长的岁月中造就了闽宁合作的深度。

在闽宁对口扶贫合作之初,习近平推动建立了两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。每年都有党委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会,商定合作帮扶方向和重点,根据福建能力和宁夏需求进行紧密对接,履行合作责任。这次党政联席会议开了24年,从未间断。

第二次联席会议上,习近平亲自签署决定,为宁夏贫困地区建设2万个水窖,建设16所希望小学,发动福建企业在宁夏兴办经济实体,选派干部上岗,扩大宁夏对福建劳务输出,在彭阳县开展菌草示范生产。之后,具体援助项目和合作内容将在年度联席会议上确定。随着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长期坚持,闽宁扶贫协作的路子越走越宽,群众受益越来越多。

帮扶效果越来越好,不仅需要顶层设计,更需要一批有情怀、有责任的干部来实施。24年来,一批批福建援助人员从海边搬到黄土高原,把千百万贫困群众当成家人,把帮扶宁夏作为一件大事、一份责任。

1996年,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的林月婵肩负起福建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如何具体实施闽宁合作的任务。土豆卖不出去,农民通宵在加工厂门口排队;没有教室,老师用沙子里的树枝教写字;在危险的山路上,拉水拉驴的人小心翼翼地走着...眼前的一切刺痛了林月婵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一直到2007年退休,林悦贞去宁夏40多次,从“移民挂村”到“坡改梯”,从“井坑建设”到“劳务输出”,从“菌类推广”到“招商引资”,从“联合医院”到“援建学校”,福建援建宁夏退休后,林月婵被聘为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顾问”,他关心的依然是闽宁合作。截至目前,林月婵手机里存储最多的号码属于宁夏。

福建省第十批援建干部李忠福在家人的帮助下举家迁往宁夏。2016年,他来到宁夏谋职,妻子陈颖主动请缨,带着11岁的儿子来到宁夏教书。如今,李忠福推广的宁夏六盘山特产博物馆在福州多个地方开花结果,“宁货销”扶贫成为他与固原市原州区贫困户的持续连线;陈颖在固原五中开设了“船政班”,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。

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。今年11月,作为福建省第十批挂职干部,范学双离开刚满4个月的儿子,加入了南京的援外队伍。两年后,第十援助队工作期满后,他主动申请加入第十一援助队。在他看来,作为一名援宁干部,他从前辈手中接过了闽宁合作的接力棒,所以他必须很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。

24年来,从岷江河畔到六盘山脚下,11批183名福建干部接力登高,支教支医支农、专家院士、西部计划志愿者等2000余人敢于牺牲,一批批闽商发扬“敢打必胜”精神...他们与宁夏干部群众一道,长期持续奋斗,走上了新的扶贫开发的漫漫长路。

水滴石穿,“干沙滩”变成“金沙滩”

固原与周边的海原县合称“西海固”。这里没有干旱,深山峡谷,土地贫瘠。它曾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为“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”,被视为中国贫困的代名词。

1997年春,福建与宁夏的深厚合作友谊根植于塞北腹地。

当年,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到赛港,深入宁夏南部山区,参加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。习近平对西海固的贫困感到震惊,提议将西海固不适宜的地方的贫困群众“吊庄”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沙漠地带,建立以闽宁命名的移民村——银川市永宁县宁敏村。

1997年4月,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考察宁夏南部山区,并参加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。图为习近平在宁夏隆德县贫困农村调研。新华社记者刘全龙摄

在宁夏,贫困地区人员的整体跨区域搬迁被称为“吊村移民”,意思是直接“吊”村。很快,在福建援建资金的支持下,宁敏村在银川外的永宁县戈壁滩破土动工,第一批移民迁出西海固地区,向新居进发。

西海固曾经的环境有多恶劣?当地一位领导干部说了这样一个细节:“缺水到什么程度?领导们共用一盆洗脸水,我洗完脸是第七个。”

第一批福建援宁干部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到达的,经受了考验。在海拔2050米的隆德县,很多人因为高原反应晚上睡不着觉,几乎每天都会流鼻血。喝了这里的水,他们会腹泻好几天。

第二批援宁挂职干部马从最艰难的打井、换梯田开始,邀请技术员在黄土沟奋战80天,在海原县干城乡打了一口400多米深的井,打开了脱贫的锁。水出来的那一天,当地农民含着泪喝下了第一口纯净水。

在宁夏南部山区,农民兄弟忘不了他们的“恩人”——林占奇。

1997年,被称为“菌草之父”的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奇,带着6箱草籽,到宁夏推广菌草种植技术。20年来,他频繁往返于福建和宁夏,通过科技扶贫。他不仅和宁夏的贫困群众住在窑洞里,还手把手、面对面地推广香菇种植技术,帮助农民开始销售香菇。

“我种蘑菇之前,家里穷得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。1998年,福建援助队来到宁敏镇,教我们如何种植蘑菇。他们说,这是‘菌草之父’和‘扶贫状元’的科研成果。种得好,肯定能赚钱。”宁夏永宁县宁敏镇园艺村村民刘长福深情说道。

1998年秋天,刘长福收获了第一个蘑菇,卖了800多元。当他收到16张全新的50元纸币时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今年,刘长福一家的收入增加了2.9万元。

如今,旱地成了希望的田野,蘑菇在六盘山蓬勃生长,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“宁敏草”和“幸福草”。

在林占奇看来,福建援宁夏工作队和宁夏农民换了一天地,把戈壁变成了充满希望的土地,是一种闽南精神。

经过24年的不断奋斗,今天的宁敏村已经焕然一新。当年不到8000人的宁敏村,变成了拥有6个行政村、6万多常住人口的宁敏镇。村庄覆盖了学校、诊所和文化中心。自来水、天然气和太阳能是100%的家庭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%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%...昔日的戈壁滩已成为现代生态移民示范镇。昔日的“干滩”变成了“金滩”,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开发建设初期的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300元

24年来,福建、宁夏两省始终坚持将市县结对帮扶作为扶贫协作的重要举措。福建省30多个县轮流帮扶宁夏9个贫困县。在宁夏,有宁敏镇、富宁村、汉江村、富马村等。,这些地名都是闽宁合作成果的见证。

福建省第11批援宁工作队队长黄水木说:“援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经历,宁夏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。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,我们将接力攀登,用水滴的坚韧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。”

深度合作,携手实现小康梦想

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扶贫体系,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?闽宁对口扶贫合作将单向扶贫拓展为两省一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深度合作,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的创新路径。

2007年,来自福建的侨商陈德祺来到宁夏,看中了贺兰山东麓的一片10万亩荒地。临走时,他带了一把土去法国鉴定。半个月后,陈德琪回到宁夏,一口气签下10万亩荒地,决心在这里种植“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”。他投资15亿元整平5万亩土地,种植防护林500万条,种植有机酿酒葡萄2万亩,把戈壁变成绿洲,招募了两三千村民务工。在“先锋英雄”的带动下,百万亩葡萄长廊正在崛起,千亿元的葡萄产业正在培育。

一批像陈德琦这样“爱打会赢”的客商,将利用福建的资金、技术、产业和管理优势,依托宁夏固有的劳动力、土地、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,从马铃薯、木耳等产业入手。建设扶贫产业园,走上了市场导向、企业投资、产业合作、项目驱动,变“输血”帮扶为“造血”扶贫的成功之路

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,从经济帮扶到社会事业各领域深度合作,“宁敏合作”形成了独特的“宁敏模式”。截至2019年底,已有5700家福建企业和客商落户宁夏,8万多名福建人在宁夏务工,近5万名宁夏人在福建实现稳定就业。

随着对口扶贫合作的深化和拓展,合作帮扶的触角从省市县下沉到村级“神经末梢”。近年来,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宁敏镇角美镇宁敏镇与福建7个经济强村建立了“携手奔小康”的关系。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,两省64个乡镇、34个村和社会组织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。他们积极争取结对帮扶项目,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5.76亿元,援建道路385公里,钻坑1.5万个,修建高标准梯田22.9万亩,在遂宁建设示范村160个,新建学校236所,扶持贫困学生9万余人,援建妇幼保健院、医学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。

在市、县、乡、村结对帮扶的同时,两省区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、科研院所、学校、医院等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。宁夏一批又一批的帮扶干部真心实意地出力,成千上万的闽商创新创业,帮助宁夏成千上万的贫困群众找到了稳定的就业岗位。

二十四年春秋既是福建人才、资金、技术、经验、市场要素植入宁夏发展的过程,也是两地特别是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“洗礼”的过程。多年来,宁夏还先后派出19批335名干部赴福建履职。通过选派干部上岗,宁夏推动20多个省级部门和80多个县级部门建立了互学互助机制。在长期的扶贫协作中,两省地区干部增强了“为一项事业服务”的意识,强化了“同担责任”的责任。

经过24年的不断努力,福建与宁夏在扶贫协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加快了宁夏脱贫攻坚的进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3.7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2.9%下降到2019年的0.47%;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56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15元。宁夏各族人民获得感、幸福感更强。

“遂宁对口扶贫探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经验,为中国特色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,为探索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”福建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工作机制,加大工作力度,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,努力克服疫情影响,全力以赴完成中央赋予福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政治任务。

“如果你没有到达长城,你就不是英雄。你只有2万次旅行。”六盘山,位于固原,是红军长征中最后一座翻越的山峰。从此,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。历经24年风雨,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,闽宁两省的山海合作,将贫穷的黑龙束缚。

监制/李小标编辑/刘文涛编辑/王仁峰制作/王仁峰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朝夕新闻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zhaoxingangjiegou.com/redian/179745.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qq应用管理器 Win10全新应用管理器曝光:类似于任务管理器 下一篇: 欲屠 英超前瞻:莱斯特城VS水晶宫 狐狸城欲屠水晶宫 保住前四的位置